艾琳:涌动的观念——谭勋的《一次性纸杯》


    前几日去阿那亚骑马,恰巧赶上展览《涌动的观念》开幕,这场由梁克刚策展,14位艺术家参与的展览,以阿那亚的海为主题,将持续展出到10月底。展厅不大,倒是明媚的阳光洒在洁白的大地上,不远处还能依稀感受到海浪的涌动,让一个蓝白色调的小型艺术展有了不太一样的风味。

 

    展厅中三件为一组的一套作品,令我印象深刻。这是来自谭勋的《一次性纸杯》展品取材就如它的名字,一次性纸杯,每一个杯子都是被谭勋用或是茶水或者咖啡的有色饮品反复浸泡过的,然后被太阳与风自然晒干,再盛上饮品又来一遍,反复数次后,将纸杯剖开,杯子内部呈现出来的,是反复晒干后的痕迹,有的像是海浪翻涌,有的则好似分布着不规律的岩石,一层又一层的波浪中,那被加工过的纯天然,每一件都有着不一样都风景。

 

    这件作品很“简单”,几乎是一件只要告诉你过程,人人就能做出来的作品,再加上些许的挑选,装裱,上框,一个平凡的废弃品就成为了艺术品,难免另人觉得单薄,毕竟人们对艺术家和艺术品都有着一种“必须得怎么厉害才算数”的心情,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有些人远观时惊叹好漂亮,走近了,确认了这是纸杯,就说出了:“这也算艺术品”的轻叹。

 

    我却唯独被这件简单至极的“纸杯”吸引,在这件作品中,我看到了一个个性鲜明但又感悟了生命意义的作者。

 

    一次性纸杯,这个我们所有人都在用着的极速消耗品,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已经淡忘了它也曾经是树木,也经历了复杂的工业发展,只记得我需要时拿起来用一下,用完了就完了,甚至只是放下一会儿,再回来看到它,就好似它已经被污染了,然后就随手抛弃,再拿一个新的。当它为我们承载了炙热的温暖时,我们将它紧握手中,当它完成了这一刻的使命,就理所应当的被抛弃了,对于人而言,这就是一次性纸杯存在的意义,一切都是这样顺理成章,习以为然。但你可曾想过,其实对于诺大的宇宙而言,我们谁不是一个“一次性纸杯”?我们都有着自己生存的使命,无论是责任还是追求,我们都经历着每一段人生新鲜的热情,然后我们适应它,感受它,最终无可奈何的看着它被时间带走,我们用思想,用回忆,用文字和图像将它记录下来,当老去时,站在夕阳下,回顾我的一生,每一幕都像永不褪色的照片,被我狠狠的铭记着,最终,它随我远去。

 

    最重要的是,我的一生,也只有这渺小的一次,我这只有一次可利用价值的人生里,积累了多少,留下了多少,只有我会知道。而展墙上的那件“简单得不得了”的纸杯,不也正是如此?在谭勋的手中,一次性纸杯也有着生命,有了感悟,有了过往。每一次的浸泡,对于纸杯而言,都是新的一次,也是周而复始,它感觉着最初的炙热是如何渐变为寒凉,它品味着茶水和咖啡,是怎样蒸发了水分,变得苦涩,变得干燥,每一次风干,对于纸杯而言,都是一次结束,而每一次开始和结束,都被杯壁上的痕迹,牢牢的铭记。当你站在它面前,看着它心里留下的波澜和平缓,是否听到了歌里唱的那句:“时间是怎么样划过了我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感谢阿那亚,给了我这样一次不一样的感悟,让我“简答“到无以复加的生命,有了一个栖息片刻的安宁,可以静观生命的涌动。